詳細信息
青云煤業(yè)公司原煤運輸皮帶安裝紀實
2015-07-29
298
截至7月3日,青云煤業(yè)公司井下原煤運輸四條帶式輸送機已全部試車成功。其中,南運輸大巷選用一部DTⅡ型帶式輸送機,長度900m,提升高度-278.115m,傾角-18度,運輸能力460t/h,帶寬1000mm,帶速2.0m/s,電機功率2×280kW;集中運輸大巷選用一部DTⅡ型帶式輸送機,長度177m,提升高度為53.697m,傾角20度,運輸能力460t/h,帶寬1000mm,帶速2.0m/s,電機功率2×90kW。皮帶分別采用阻燃花紋鋼絲繩輸送帶和PVG1250S 整體帶芯阻燃抗靜電輸送帶。此次安裝任務,由公司機運一隊安裝組負責。
南運輸大巷的皮帶,通過礦井安裝資料以及實際的勘察,最后確定在六貫眼安裝機頭,一貫眼安裝機尾,九貫眼建設一個轉載煤倉,然后經轉載煤倉下帶式給煤機將原煤再轉至集中運輸大巷帶式輸送機,最后將原煤輸送到主煤倉。
井下環(huán)境惡劣,在機頭、機尾、給煤機的安裝時,機頭驅動設備安裝的最大困難在于設備的運輸及位置調整。機頭驅動設備較多也比較笨重,六貫眼空間小,給安裝帶來的困難可想而知,其中主滾筒是改造而成的,安全距離偏小,這就要求安裝精度必須非常高。由于是下運皮帶,為防止飛車,采用了盤式制動器,安裝主滾筒時,一方面要調整電機、減速器、盤式制動器的精度,還要調整兩個驅動滾筒的對角線、平行度等,每一絲的變動,就要牽連好幾處的精度調整。由于精度要求偏高,安裝組挑選了細心、有經驗的人分成兩個班來完成此項任務,使用了手拉葫蘆、撬棍、斜墊等工具經過周而復始的調整、檢驗、變動、再調整,對設備位置進行了精確調整,終于在一個星期內完成了驅動裝置的安裝任務,使電動機、減速器等設備位置的擺放達到完美,力爭驅動設備工作時能夠達到最佳狀態(tài)。
機頭及機尾安裝完成后,緊接著便是皮帶鋪設工作。皮帶鋪設工作勞動強度大、時間緊、任務重。先是使用手拉葫蘆將整卷皮帶吊起,然后靠人力拽動皮帶使其舒展開來,并將其鋪設在皮帶托輥上。人手不夠,就從其他隊組借調。衣服被汗水浸濕了,嗓子喊啞了,但大家沒有一個人說過累,沒有一個人叫過苦。
運輸大巷皮帶的接頭被工人師傅戲稱為安裝工程的核心技術,可見皮帶接口的成功是皮帶能夠正常運轉的關鍵因素。運輸大巷的接頭采用的是熱硫化接頭。接頭形式為分層帶接頭,分層帶接頭一般選用斜割,把輸送帶分層剝離,各層重疊式對接的方法,分割法使膠帶拉伸力分散,能增加接頭的拉伸強力。分層帶硫化接頭,是把輸送帶分層剝離打磨干凈,刷上橡膠制成的膠漿,待不粘手時,再涂上一層,或貼上0.8mm至1mm的薄膠皮,或再晾干到不粘手時,將兩輸送帶剝離層合攏、敲平、再蓋上電熱板(硫化器),上號壓板,通電硫化。
安裝過程中,全體人員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臟,在現場班組長和老師傅們的精心指導下,克服了各種困難,在60余天的時間里順利完成了皮帶的安裝工作,為礦井早日進入聯合試運轉夯實了基礎。